看《三国演义》 评医患关系在名著《三国演义》中,神医华佗共出场两次。一次是关公手臂中毒箭,华佗不请自至,视之,曰:毒已至骨,需用刀刮骨。公曰:任汝医治。接着,一边是皮开肉绽,血流盈盆,刮骨悉悉有声,左右皆掩面失色;一边是关公虽汗流如注,仍饮酒食肉,谈笑弈棋,神色如常。结果手到病,关公赠金百两,华佗坚辞不受,传为千古美谈。另一次是曹操患头痛风疾,星夜请华佗入帐,佗曰:病根在脑袋,需先饮麻沸汤,然后用利斧劈开头颅,取出风涎,方可根除。操大怒,遂急令手下,囚禁追拷,一代名医冤死狱中。华佗死后,曹操病势愈重,无人能治,遂一命归西。 评析: 华佗与关公、曹操,就是医患关系,前者融洽、合作,后者冲突、对抗;前者皆大欢喜,后者两败俱伤。华佗与关公,赤诚相待,华佗尽力救治,关公竭力配合,深知疗病的痛苦,但明白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道理,充分信任,忍痛鼓励,华佗才大胆施术,取得了良好的结果。华佗与曹操关系很糟,华佗不屑曹操的为人,但从医生的人道出发,大担提出了根治方案,而曹操本人疑心很重,认为华佗有意谋害,遂害死名医,结果自己的病无人能治,也无人敢治,不仅自己性命不保,也剥夺了华佗救治更多人的机会和权利,落下一世骂名。 医生、患者共同的目标是与疾病做斗争,医患关系应该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。
时间:2017-5-8
阅读次数:次
|